融入生活是最好的保护传承

2019年11月15日07:47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刘婵

  近日,河南有两则文化新闻引人关注。

  一则,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河南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推进河南博物馆新馆建设、支持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二期建设等内容,实力吸睛。二则,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来豫做了一场名为《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的讲座,现场爆满,单霁翔也被聘为河南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顾问。

  乘着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馆的东风,“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的中原大地,就像按下了构筑文化高地的快进键,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如火如荼,处处能触摸到文化的脉动、品味出文化的芳香。这样的“文化根性”,正可化解浮躁,塑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气质。

  这段时间,记者也走访了省内几处文化圣地。在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熔石淬金、竖炉冶铁、范模成器,当时最先进的冶铁铸造技术汇聚于此,仿若汉代群星闪耀的“硅谷”;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原地复建的明堂、天堂富丽堂皇,昭示着武皇“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盛世图景;在含嘉仓、回洛仓遗址,巨大的粮窖、结实的夯土如厚重的典籍,记载着隋唐大运河的兴衰与荣辱……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蕴含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让她们绽放新的光彩,就是守护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走访期间,偶有听到“不过是几个土坑,有啥好看的”之类的议论。探其原因,内有观者本身文化素养欠缺的因素,外有展出形式单一、讲解语言乏味的影响,但这样的“吐槽”恰恰提醒着我们:尽管“保护”“抢救”的呼声已成为主流,但文化遗产由于时间久远、时代变迁而力量单薄,在纷繁热闹的当下生活中容易被湮没,很多是“有说头、有讲头”,却“没看头、没玩头”。我们珍爱一种事物,将其捧在手心百般呵护,未必对它有利,让它自然而然融入土壤,反而能更茁壮成长。而生活,永远是优秀文化遗产最肥美的土壤。

  文化即生活。当人们聚集到惠济古桥广场,在冬日的暖阳下谈天说笑,摆上棋阵便“千古无同局”;当戴着小黄帽的小学生,手拉手在丽景门下的古街边游学边品尝着牡丹酥;当几个年轻人共同经营一家主打“考古盲盒”的文创小店,青春的热力唤起了文化的活力,也激发出创新的动力——哦,你会发现,文化遗产多么富有生命力,让丰富的历史经典在时隔千百年之后依然世代相传、发展永续;文化遗产多么富有生长力,让古代先贤的情怀、智慧能在时代语境里扎根、发芽、开花、结果,观照当下;文化遗产多么富有生活力,经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生活相协调,就能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空气般时时滋养着我们的精神。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对于文化遗产而言,保护是前提,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离不开向伟大传统致敬的情怀,切不能思维僵化,恨不得保护就是“冻结它”、开发就来“格式刷”,与人们生活、与文化传统的关系越来越远。亦需要创新求变的长期努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真正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文化遗产才拥有新的归宿,才能为人们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众所周知,欧洲的许多国家很少把街边的遗产锁起来,人们和她们朝夕生活在一起,经过长期的情感融合,保护遗产也成了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就像一个人从小饲养小动物,和它成为朋友,自然就会与它为伴、生发感情,保护和珍爱也就成了一种自觉。所以,何不把历史文化遗产变成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存在、变成我们亲密的朋友?如此,许多现代人大可以自豪地感叹:咱也构成了文化传承的一段历史!

编辑:史海山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