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立遗嘱是对生命的看重

2019年11月26日07:24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冯军福

  曾被贴上“佛系”标签的年轻人,其人生态度再次引发讨论。近日,“25岁姑娘生日当天立遗嘱”登上微博热搜,将“年轻人该不该立遗嘱”这一争议话题摆到桌前。有人认为,遗嘱一般都是老人在弥留之际,考虑“身后事”的时候才会想到的事,年轻人活得好好的,谈立遗嘱,是不敢面对生活吗?总感觉很晦气,不吉利;有人不以为然,立不立遗嘱是个人的自由,时代在进步,立遗嘱年轻化很正常,没什么好忌讳的,早点做公证,以后就会少些纠纷。

  中华遗嘱库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光是立遗嘱的“90后”就有178人,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过去,中国人一向避讳谈论死亡。但如今,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既然“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会先来”,何不提前规划好以后的事情,防患于未然,给自己一个合法的保障。在笔者看来,年轻人立遗嘱并不是对死亡的焦虑,而是预防未知风险、理性看待生命的一种进步。生活中,我们见惯了一些家庭因为争夺遗产反目成仇的案例,也看到了不少年轻人因种种原因意外猝死的悲剧。年轻人订立遗嘱,其意义或许不在于规避家庭纠纷,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不惧怕死亡、珍视生命的人生态度上。

  随着时代发展,如今年轻人的生死观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对于生命,更多人开始持开明豁达的态度。在电影《非诚勿扰2》里,孙红雷扮演的李香山因为患上黑色素瘤,即将离开人世,给自己办了一个体面的生前追悼会,让人印象深刻;上海有一个“醒来死亡体验馆”,是一个249㎡的小黑屋,目前已有7000多人来此“赴死”,体验生命的意义;前不久,浙江金华殡仪馆举办了一场体验“死亡5分钟”活动,让体验者躺进棺木中,闭上眼睛体验死亡……让参与者直面人生谢幕的感受,某种程度上可以传递更加珍爱生命、热爱生命、感恩生命、善待亲人的理念,从而引发人们对生与死的启迪与思考。

  “不知生,焉知死”。年轻人立遗嘱,不过是一种告诫和提醒,激励自己每一天去奋斗、去努力、去打拼。对此,我们不妨包容理解些。

编辑: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