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
借鉴浙江等地推行健康码模式助力分类有序复工复产的经验,在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的指导下,支付宝正基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加快研发全国统一的疫情防控健康码系统,近日将上线。
小小健康码,防控好帮手:绿色市内自由通行,黄色7天隔离、红色14天隔离。动态管理,一目了然。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刚需之下,大量返岗复工人员在支付宝内申领健康码,不仅便捷了城市管理、减少了申领程序,更重要的是以“零接触”的姿态,避免交叉感染、提升管理效率。
一场疫情,让数字生活加速站上了2020年的C位。很难想象,若非“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34.8%”,新冠肺炎疫情凶猛来袭之时,中国经济社会的秩序会是怎样的一番模样。审批可以在家办、工作可以在家干,云端存储、共享协作、即时通信、办公OA、智能人事……在“宅经济”与“云办公”等新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背后,是“居家能办公、停课不停学、停工不停产”的传奇。疫情让数字生活平台的赋能力量澎湃而至,战“疫”让数字经济的顶层设计更为可期。
有人说,这个鼠年春节最火的直播,或许不是春晚,而是火神山上盘旋的“祥云”:4000万网友“云监工”,5G高清直播多屏同看。同样值得一说的还有,滴滴、快手等24家企业调查发现,有90.9%的企业将会在线上进行职位发布、“无接触式面试”,解燃眉之急的“共享员工”计划则以平台优势,为传统产业的“西贝之忧”提供数字化求解路径。一项运动数据则显示,正月初一到十五,中国人平均每天少走了4000多步,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五成,6亿人次“无接触”办公……这些具体而微的事例或数据,至少说明三个问题:数字平台在疫情攻坚战中大展身手,甚至成为关键性大杀器;数字经济为传统产业在疫情倒逼之下的破局之路提供了反思的契机,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迟早要成为生产标配;数字化管理是精准防控、有效服务的核心支点,成为公共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场疫情,一次大考。数字生活的便利与变局,或许就是风雨后中国经济韧性与张力之所在。周易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无论是对疫情的分析判断与等级响应,抑或“封城”“封路”与物资调配——数据化管理、数字化分析,已经成为精准施策的硬核环节。从浙江推向全国的健康码,是数字平台赋能政务平台的生动例证,再次说明一个朴实道理:政府、企业、公民,拥抱数字经济的浪潮,利用好普惠+科技、平台+技术,我们定能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迎接山河春满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