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业态抢占发展先机

2020年03月06日08:26

来源:大河网

  □河南日报评论员 吕志雄

  磨砺于艰难,锤炼意志;凿空于坚壁,别开洞天。疫情袭来,全民战“疫”,很多行业按下“暂停键”,给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然而,危机和转机往往并存,危中寻机、创机,新业态就滚滚而来了。

  既要消费,又要防控,“无接触配送”是伴随着抗疫情产生的新名词,一些线上即食类外卖平台在全国范围逐步推出无接触配送。这种服务通过平台和用户约定,将商品放置到指定位置,如公司前台、家门口等,减少面对面接触,满足消费,保证防控不放松。

  一旦找到喷发口,如泄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新业态充满活力,涉及面越来越广,嵌入度越来越深。据媒体报道,在线问诊、远程医疗成为需求爆发点,阿里健康今年以来在线义诊访问用户超过280万;在线教育、数字娱乐回到风口,哔哩哔哩预计一季度营收增长118%,喜马拉雅一季度增长32%;生鲜电商需求旺盛,如叮咚买菜春节7天完成400万单;远程办公业务迅速成长,华为的Welink业务量增长80%。

  新业态借助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新技术加快前进步伐,向深度广度拓展。在抗疫一线,“大数据+网格化”让很多政府搭建起“高危人群疫情态势感知系统”,有效开展高危人群分析及疑似人群排查工作。智能外呼机器人、疫情问询机器人让一些社区防疫及治理实现“无人化”。制造业也在疫情催逼下,向新技术要动力,线上线下加速融合,提升产业智能化升级。一些企业依靠人工智能技术搭建的智能质检系统,可以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24小时工作,缓解疫情期间人工短缺的问题。农业领域的智能化也有了普及的契机,疫情防控形势也倒逼着更多农业企业、农民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种子”发芽,力量无穷,在疫情中发芽的这些新业态更有坚韧的生命力,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新的动能、新的增长点。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要发挥主动性,占领新的发展制高点,将疫情中催生的新业态纳入规划,重塑产业发展格局。

  对企业来说,要得风气之先,主动对接、积极融入新业态,加快产品及管理的升级转型,分享新业态发展带来的机遇、红利。对各地政府来说,要及时布局,把疫情中“发芽”的新业态培育壮大起来,尤其是在无人经济、在线经济、AI+、区块链+、5G+等方面要下大功夫,依据当地实际培育若干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撬动一批项目落地,为疫情过后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能蓄力。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