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羚
《人民日报》(2020年05月18日05版)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展现出从业者对博物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普惠化的关注。在国内,从“国云展”平台上线,到“为国宝代言”活动,再到“文创节”兴起,围绕博物馆多元包容发展的主题,一系列陈列展览、学术研讨、公众互动活动将陆续开展。这启人深思:如何吸引更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受众走进博物馆,博物馆的未来发展应该何去何从?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在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同步发展。博物馆数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0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5300余家,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不断增多,为更多人“解封”展柜里的历史、读懂文物里的故事提供便利。而现代科技的赋能,丰富了推介展览的形式,突破了实体展馆的时空限制。以配合疫情防控需要产生的“云端博物馆”为例,全国陆续推出2000余个在线展览项目,仅春节期间浏览量就超过50亿人次。这虽是非常时期的权宜之策,事实上也成为数字博物馆建设的一次集体展示,成为推动文博资源走进千家万户的有益尝试。
面对群众差异化、高质量的精神文化需求,博物馆必须走多元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子。博物馆是人类文化的缩影,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博物馆及展陈的多样性。我们需要折射中华文明风貌的国家级博物馆,也需要展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地方博物馆;需要历史类博物馆,也需要艺术、自然、民俗等专题性博物馆;需要勾勒一业一时的大展览,也需要关注一人一物的小展陈;需要面向大众的趣味展览,也需要学术性强的专业展陈……各有所长,特点不一,各家博物馆方能茁壮生长,博物馆业才能百花齐放,最终为群众带来更多样的文化大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文物说话,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题中之义。一段时间以来,从《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热播,到故宫文创的走红,再到数字敦煌、诗意长安的展示,“博物馆+综艺”“博物馆+文创”乃至“博物馆+旅游”的新动向、新业态,赢得各方好评。这也启发人们,“展品+介绍”不是展览的唯一形态,善于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讲好故事,利用科技、商业等方式传播文化,也是扩大博物馆受众覆盖面的重要方向。
让博物馆走进千家万户,既需要多元的优质内容,也需要多样的表达形式,但形式应该服从于内容。忽略展品背后的文化内涵而过分强调声光电的技术呈现,过分追逐文博资源的商业化利用,都可能影响博物馆发展。国家文物局此前印发的《关于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的指导意见》强调,“提高陈列展览创意策划水平,完善陈列展览从研究、策划、实施到推广的工作流程”。这一要求,正是为了夯实学术基础、提升内容质量,使得文博产品的多元表达更具内涵、更有看点,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连日来,全国各地博物馆纷纷发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代表性见证物捐赠活动。致敬英雄,可以更深刻地铭记当下;记录历史,也才能更好地观照未来。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从文物展览中寻找前人与来者的心灵联结,博物馆才能不断发挥应有价值,为更多人带来知识与文化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