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考古”带来文化新体验

2020年12月08日07:53

来源:河南日报

  □刘婵

  河南考古界最近喜事连连,文化大省的宝藏们再也藏不住了。今年3月在灵井“许昌人”遗址出土的一座微型鸟雕像,近日被《考古》杂志评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而省文物考古院联合考古队对余庄遗址进行发掘,发现墓葬等遗迹50余处,话题“河南最高规格龙山文化墓葬”阅读量一度突破500万。

  知乎上有一个问答,问题是“如何看待考古热”,有回答者打趣道:其实考古一直都挺热的,大夏天的没地躲、没地藏,晒死个人!这当然是开玩笑,不过也道出了考古人员工作的艰辛。可以说从《盗墓笔记》类小说、《国家宝藏》类综艺圈粉无数,到一些文化考古微信公号、微博号强势出圈——文物动起来、活起来了,冷门的考古热起来、被公众熟起来了,是不争的事实。

  “公众考古”一词其实是西方舶来品。《初论公众考古学》一文中提出,“公众考古学可以理解为包含了顺应文化资源管理的结果,以及教育考古和在学校、公园和博物馆等公共场所进行的考古的大众阐释”。20世纪90年代,这一概念被引入中国,虽然在操作过程中与西方有所区别,但其核心思想“交流”和“解释”是不变的。“交流”的目的在于相互理解,排除误解和偏见;“解释”不仅包括考古学家对考古工作目的和意义的解释,也在于通俗地将考古成果转化为社会知识,给大众输送文化营养,增强文化自信。

  将整个地球、人类文明的前世今生握于掌中的感觉,诚然是迷人且极具诱惑力的,对年轻人来说尤为如此。博士生奚牧凉创办了微信公号“挖啥呢”,致力于在新媒体平台上探索公众考古的全新话语方式;留守女孩钟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业界教授前辈们送书送祝福。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证明,考古是一件很酷的事,它和社会、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这些年轻人心中,显然有了更丰富的答案。

  吸引围观,也应该是考古者的职责。中国考古学会王仁湘老师曾在一篇文章中表达,“我自退休之日起,不再写那些大众不大能读通顺的学术论文。”做微信公号、设计文创产品,老人家用多种方式普及考古知识,居然进入一种闲散研究高峰。确实,如果不屑于科普、轻视科普,公众考古又从何谈起呢?对于公众,当强调参与和理解;对于社会,要强调共享和共用。

  今时今日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更多便利。还记得今年“五一”期间,众网友与考古人一起在“云端”,见证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布全过程。“云考古”开创性的一小步,促成了考古文博经由网络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一大步,把一个原本属于业界的聚会,变成了与大众共享的盛宴。但我们依然要追问,撇除表面蠢蠢欲动的翻腾泡沫,考古这泓深不见底的静水,真的已经被不可抗拒的能量彻底煨热了吗?也许,“真热”的希望是有的,“加热”的道路是曲折的。但若有某种穿越时空阻隔的、肃穆而恢弘的魔法,攫取了你、震慑了你,也就不在乎“热不热”,只需问“值不值”了。

编辑:史海山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