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服务”算不算强买强卖?

2021年01月12日07:36

来源:河南日报

  深圳网友“做减法的葱姑娘”表示,前几天收到一条短信,提示有贷款记录,并附上了链接。本以为被骗,原来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美团外卖和美团买菜分别开通了金融服务即“美团月付”,欠款100多元。对此,美团投诉客户经理表示,“大多数人都开通了300元月结账单,这是对优质客户的默认服务”。目前,当事人表示事件已处理,被免除贷款费用,但心情仍十分复杂。(见1月11日《北京青年报》)

  作为一种授信付款服务,在客户没有贷款需求,甚至没有申请、没有实名认证、没有绑定银行卡的情况下,便对客户默认开通“美团月付”服务,多少有些“强买强卖”的味道。推进“美团月付”,理应通过合法的程序,履行相应告知义务,并征求客户同意。然而,报道中提到的有类似遭遇的网友,都对这种不征求客户意见便开通服务的做法没有好感,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对很多客户而言,叫个外买、买个菜以及骑个单车,少则几元钱,多则百十来元钱,这类普通的生活消费,一般都有能力支付,不会愿意牵扯上麻烦的借贷关系。

  退一步看,若“美团月付”让百姓能感到安全、实惠、有利可图、值得,倒也罢了,偏偏“美团月付”数额不大,事儿不小。由于日常消费数额不大,很容易忘记,客户不仅要承担年利率18%的利息,一旦逾期还会在个人征信中体现出来。没得到“芝麻”,却可能丢失“西瓜”,很不划算。况且,消费者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收到欠款通知后才知道原委,这个“坑”显然不浅。对此,监管部门理应依据法律规定,对这种行为做出相应的认定处理,不能让强买强卖式网络金融服务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卞广春)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