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俏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智媒研究中心副主任)
近年来,网络短视频迅猛发展,并因其广泛的影响而备受关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40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18亿,占网民整体的87.0%。在我国网民使用各类应用时长的占比中,网络视频(含短视频)位居第二,时长占比达到12.8%,仅次于即时通信的(13.7%)。
历史上,媒介技术的发展、应用与普及,总是带来新的信息呈现与传播方式,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思维和价值观念。作为数字时代催生的内容形态,网络短视频逐渐发展成一种新的叙事方式、信息来源、传播方式、自我表达与交流空间,日益孕育并形塑着新的认知心理、审美体验、价值偏好,其中既充满了便利和机遇,也存在着风险和挑战。
相对于传统专业的长视频拍摄制作,短视频制作的门槛和成本较低,增加了普通公众自我表达的机会和社会参与的形式。短视频充分发挥视听语言的优势,并在极短的时长内快速推进情节、表达观点,内容呈现直观生动,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强,更易调动情绪、引发共鸣,从而形成较强的社会动员能力。短视频直观具象的内容呈现,更易于理解,有助于加速知识信息在更加广泛群体中的推广普及。此外,短视频与移动化、伴随性密切相关,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短视频,观看时间和场景更加灵活,填补了人们的碎片时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网络短视频的快速发展与广泛流行也引发了人们对其负面影响的忧虑。短视频由于时长所限,往往难以展开深入探讨与思考,有些片面或肤浅的内容甚至会让人们忽视内容的本质和信息的深层内涵。短视频的形态需要迅速吸引并抓住观众,有的短视频过于追求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冲击力,对内容的完整性和严谨性有所放弃,可能影响人们的审美追求,造成对刺激的渴求。
伴随着追求愉悦感的阈值不断提高,可能形成闲暇无聊感的提升,使人更容易感到焦躁、沮丧,甚至失落空虚。本来用以填补碎片化时间的短视频,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人们注意力的日渐分散,变得难以沉下心来、集中精力进行深入的思考。由于制作门槛低,短视频内容良莠不齐,快餐式的信息传播,在降低了信息获取门槛的同时,用户也容易被断章取义甚至偷换概念的信息所误导。而在商业化、市场化和流量变现等因素的驱动下,有的短视频制作者为博取流量甚至刻意歪曲逻辑或事实,传递出不当的价值观念。
纵观媒介技术发展的历史,总是欣喜与忧虑交织。新兴媒介技术带来的社会变革中,总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新的媒介形态蓬勃发展会对既有的媒介生态带来冲击和影响,也在不断地成熟和完善中与既有的媒介并行融合发展,书籍、电影、广播、电视是如此,网络短视频亦如是。
当下,网络短视频已经逐渐发展成人们数字生活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短视频的传播场景不断扩展,对传统的认知思维、价值观念和时间管理带来挑战。尽管数字环境已经融入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人们认知心理依然依赖进入数字时代前的物质性和连续性,相应的感知方式和认识基础尚未改变。多媒体元素、多任务处理、网状而非线性的知识传播、横竖屏切换,可能都会发展成新兴媒介素养的构成要素和具体表现。这些影响可能在被称为“数字原住民”的青少年群体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网络短视频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将与其他传播媒介形态并存、融合发展,而并非替代。短视频和长视频,网络视听与图文阅读,可以并行不悖,但确实需要反思、引导和治理。人们应当善用这柄数字时代的双刃剑,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正视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生活的现实,并多一些自我反思,提醒自己,牢牢把握生活的控制权,合理分配时间、安排短视频使用。
随着短视频传播不断发展成熟,优质内容仍将是核心竞争力,短视频制作者唯有以优质内容为基础才能真正获得用户认可。主流媒体也应积极运用短视频传播,充分发挥在内容质量和深度上的优势,树立短视频传播领域的价值标杆。对于蓬勃发展的短视频行业,平台自律需与协同共治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引导短视频传播良性发展,推进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