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评论员 赵志疆
6月17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随着神舟十二号的顺利升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将迎来第一批“居民”,这标志着中国常驻太空的时代已经到来。
火箭专家、宇宙航行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有一句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从1992年9月21日立项,11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为了冲出“摇篮”,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自力更生,逐一攻克载人航天各项关键技术,终于在浩瀚的宇宙中搭建起一个“家”。
进入太空、自由飞翔,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留在太空、来去自如,是科幻作品常见的题材。如今,梦想已成为现实,科幻已揭去面纱,神舟十二号点火升空,不仅点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时代,而且点燃了十几亿中国人的豪迈与激情——浩瀚宇宙,将又一次留下中国的印记。
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一次又一次创造感动和奇迹。耳熟能详的航天英雄背后,是无数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参与其中的单位多达上百家,配合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对此,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曾表示:“实施载人航天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党中央集中统揽,没有全国大协作,是不可想象的。”
作为我国航天史上系统组成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跨世纪国家重点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承载着千百年来的飞天梦。作为世界上第3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正昂首挺胸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载人航天工程能带给中国人的,不只是技术积累,更是思想沃土——科技正在以迅猛的速度改变着生活。作为太空时代的宇宙居民,对未知领域的无限探索,才是这个时代该有的样子。
当年,杨利伟在神舟五号内写下“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如今,为了延续梦想、放飞新的希望,中国人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