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篇章

2023年07月17日21:17

来源:大河网

  盛夏时节,万物荣华,大美中国,江山如画。云南洱海碧波万顷,不远处苍山青翠。8年前洱海湖畔,习近平总书记留下“立此存照”的约定,殷殷嘱咐:“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系统治理生态环境,全流域加强保护修复,如今苍山洱海风光更加绮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透露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的深邃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如何统筹推进,中国正用绿色发展实践生动作答。

  理念创新,形成绿色发展价值取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把生态优美和经济增长“双赢”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价值标准,需要不断深化“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改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并通过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科技创新,形成绿色发展战略支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劳动和自然界一同构成财富的源泉。新时代生态环境工作在防治污染、改善生态方面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当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结果导向,持续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研组织实施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彰显科学技术在推动绿色发展中的力量,以此激发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和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丽中国的热情。

  制度创新,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同体,以尊崇自然的平等眼光看待地球生物,方能自觉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各地可以建立健全硬约束的制度体系,让生态文明制度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完善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形成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同时,发挥全民参与的乡规民约、社会公约教育引导作用,强化共建共享,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用的良好生态发展格局。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重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方能不断谱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乐平)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