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生了一起令人警醒的求职诈骗事件。报警人小刘的父母轻信一名“热心人”能花钱找关系安排好工作的说辞,东拼西凑 24 万元交给对方。小刘随后经历了看似正规的体检、培训、岗前考试、面试等入职流程,甚至连考试细节都十分逼真。她按要求辞去医院临时工作等待入职,却迟迟无果。最终发现这一切都是骗局,所谓的入职流程全是造假,包括假劳动合同、假公章、假培训老师等。
小刘的经历犹如一场精心编排的骗局大戏。骗子利用其父母望子成龙心理,以花钱找“关系”安排好工作为饵,打造出看似天衣无缝的入职流程。从体检、培训到岗前考试、面试,细节之处堪称完美,考试卷子、档案袋、密封条等都极具迷惑性,最终让小刘一家损失 24 万元,工作也成泡影,希望破碎。
求职诈骗如同阴霾,笼罩在求职者的上空,给他们带来沉重打击,像小刘这样的遭遇屡见不鲜。有的诈骗团伙在网上发布虚假高薪招聘,吸引求职者后,巧立名目收取服装费、体检费、押金等,交钱后便没了下文。还有的骗子获取求职者信息后倒卖或冒用,给求职者带来无尽麻烦。“职业中介”骗局也不少,收了高额中介费,提供的工作却与承诺相差甚远或根本不存在,退款困难重重。
求职诈骗之所以高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求职者角度看,就业竞争激烈,求职心切是主要原因。大量求职者为了获得一份理想工作,往往会降低警惕。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复杂的职场环境认识不足,容易被看似诱人的招聘信息迷惑。而且当面对看似正规的流程时,很难辨别真伪。
从社会环境层面分析,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也被骗子利用。网络的普及让虚假招聘信息能迅速传播,覆盖范围广。骗子可以轻松地在各大招聘网站、社交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吸引大量求职者上钩。同时,当前就业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求职者很难全面了解招聘企业的真实情况,这也给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另一方面,诈骗手段的不断翻新和伪装性强也是重要因素。骗子们会模仿正规企业的招聘流程,从招聘信息的措辞到面试环节的设置,都尽可能地模仿正规企业,甚至还会使用假公章、假合同来增加可信度,让求职者防不胜防。
面对求职诈骗的高发态势,政府、企业等相关部门需要协同发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政府部门应当强化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对于招聘信息发布平台,要加强规范管理,要求其严格审核发布信息的企业资质和信息真实性,对违规发布虚假信息的平台予以严厉处罚。同时,加大对求职诈骗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诈骗分子的违法成本,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此外,政府还可以设立专门的求职诈骗举报热线和在线举报平台,方便求职者及时反馈问题,并确保举报信息得到及时处理和反馈。
劳动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劳务中介机构的日常监督检查,定期开展清查行动,对非法中介机构坚决予以取缔,规范劳务市场秩序。并且积极开展面向求职者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学校、社区、招聘会现场等,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向求职者普及求职诈骗的常见形式和防范方法,增强求职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企业也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正规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信息透明化,及时向求职者公布招聘流程、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详细信息,避免因信息模糊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同时,对于发现冒用本企业名义进行诈骗的情况,要及时向警方报案,并通过官方渠道发表声明,防止更多求职者上当受骗。
网络平台方更是责无旁贷。招聘网站等网络平台要利用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识别等,对虚假招聘信息进行自动筛选和拦截。加强对平台用户的身份认证,确保发布招聘信息的是真实合法的企业或机构。并且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机制,及时将发现的可疑信息反馈给监管部门,共同打击求职诈骗行为。
值得欣慰的是,在小刘的案例中,警方迅速行动,诈骗集团20 名核心骨干成员落网且追回了 1000 多万元被骗资金,但这一案件背后反映出的问题不容小觑。社会各界要加强对求职安全的宣传,提高求职者对诈骗行为的辨别能力。相关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斩断诈骗链条,维护求职者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求职者自身更要保持警惕,莫让梦想成为骗子敛财工具。(郑州大学 景牧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