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别把“热搜”当成宝 不能“塌房”当自强

2025年01月13日13:59

来源:大河网

1月11日,微博之夜上,国内知名演员王宝强获得年度受欢迎影人。在发表感言时王宝强真情流露。他表示,大家经常上热搜,但能够站在这里领取荣誉并不容易,需要珍惜自己。他强调,虽然上热搜可以,但绝不能塌房,无论何时都要做人正直、做事踏实。

“上热搜可以,但是千万不能塌房”,本意应该是王宝强先生所说的“在任何时候,做人得要正,做事得要实,堂堂正正、踏踏实实”,别装、别假、别玩虚的,纸里包不住火,虚伪骗不了人,装纯还不如真傻,善良经不起检验,演戏可以“当饭吃”,表演不能成习惯。那些表里如一的、“戏比天大”的、为人民而艺术的演员和歌者、艺术家、文艺工作者,在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靠着自己的诚实劳动、艰辛付出、美好品德能够过上丰盛殷实的众人祝福的生活,频繁上热搜,并且不塌房,这是多么值得期待和鼓励的一件事。

文以载道,文学艺术和影视歌舞等文化形态,都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消费品、公共品,关乎当代生活的精神质地,关乎未来一代的成长质量,关乎后之视今的文脉品评。可以上热搜,千万别塌房,就是要守住底线、筑牢防线、远离红线、不碰高压线。诸多老一辈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数十年如一日信念如磐、初心永恒,以一个个经典荧幕荧屏形象成为老百姓心目中名副其实的“人民艺术家”,为此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尽管他们中很少有人能够上热搜,但他们在人民心目中已经成就了一个个润泽人心、提振世风、彰显气象、永不塌房的不朽高峰。

上了热搜,有可能“扬名立万”,也别轻易“心花路放”。因为坏事也可能上热搜,热搜是“中性词”,热搜的热度是把双刃剑,某些流量明星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上热搜,以至于高居留言板前列的,往往都是“这事联合国知道吗?”一类明显的调侃和白眼,这显然也是对毫无意义、毫无营养甚至毫无底线的某些热搜的直接批评。尤其是某些电影上映、电视剧播出时段,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热搜不断、让人疲劳乏味“想换台”。当然,明星们为灾区捐款、做公益活动、做助农大使等正能量热搜,还是越多越好。明星的人设、声誉和流量如果用到正途上,堂堂正正、踏踏实实为社会、为人民、为艺术办一点实实在在、爱心满满的事情,乐见其成、何乐不为。

从热搜到塌房,可谓“悬崖之上”“一步之遥”。一部分热搜属于演员或明星私德方面的问题,然而作为公众人物,私德之私并无绝对的边界,因为之前靠公众关注和欣赏、买单才能博得大名、盆满钵满,那么,从为人处世、对待身边人、合作伙伴、观众粉丝等方面的做法和态度中,从某些细节和不慎“流出”的只言片语、图文视频中,能够见真章、露本色、显真相,从而为演员和明星“祛魅”,让更多观众和粉丝特别是分辨力欠缺的未成年人追星族群体早日清醒过来、明白起来。因此热搜机制本身带有某种自净和筛选、暴露、揭穿功能,值得珍视善待,更值得每一个从业者反身自省、好好做人、守法做事。买热搜更是让人不齿。

塌房对个体来说可能是“社死”,对观众来说就是“伤心”,对艺术来说则是“掉价”。一个演员,无论名头多响,无非是靠一身本事吃饭的文艺工作者、精神劳动者,在这个开放包容、百花齐放的生活场景中,提供着自己或精彩或平庸的表演,收获着相应的关注欣赏与真金白银的回报,这与大国工匠、普通农民、人民教师、国企职工、私企白领、外卖小哥、环卫工人、自媒体博主等各行各业奋斗者、劳动者一样,都是时代生活的主角和酸甜苦辣的主体。欣赏和鉴赏、品评和评判,彼此互为镜像、共同监督、互相祝福、携手共进,方能成就更精彩好看、“鹏程万里”的美好生活崭新画卷和连续剧集。

“上热搜可以,但是千万不能塌房”。王宝强说出了,也可能记住了。张宝强、李宝强、赵宝强们都要永远记住这一点,每分每秒、一丝一毫都不敢疏忽大意、掉以轻心。(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翼)

责编:孙华峰   编辑:韩淼宇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