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3月初开始,每周一到周四放学后,时长一小时的燃脂训练成为四川成都新川外国语学校近80名初高中学生的选修课。该校针对青少年肥胖问题开设的燃脂减肥训练营,通过科学运动与饮食管理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减重的同时提升体能,为学业冲刺筑牢健康基础。
我们都知道,儿童期肥胖不但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降低运动和学习能力,还会增加成年后患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负担。而现实生活中,“小胖墩”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6-17 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并呈逐年递增趋势。若该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到2030 年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当然,青少年儿童肥胖的发生受先天和后天多重因素影响,其中遗传因素在肥胖发生中占40%~70%,而生命早期的营养摄入、膳食结构、生活习惯等也是重要因素。因此,在“国家喊你来减肥”的大背景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从四川成都新川外国语学校减肥训练营的作法中得到启迪,将其成功作法推广开来,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减肥运动”,遏制住青少年儿童肥胖的快速发展。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体重管理”的战略部署,了解掌握辖区内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小胖墩”的总体情况,并与医疗卫生、健康管理等相关部门联合制定青少年儿童肥胖的防控策略,将增强学生体质、改善校餐质量、降低“小胖墩”体重纳入学校教育、医疗卫生、健康管理等全过程,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要在上好营养与健康课、保证学生在校体育运动时间的同时,根据校内体重管理师资不足的实际,主动与相关企业、校外培训机构合作,根据“小胖墩”的肥胖程度,联合制定不同类别的减肥训练计划,并选择不同减肥训练运动,以防止运动量过大对学生造成伤害,同时还能够保证收到减肥效果。
广大青少年儿童家长要认识到孩子成为“小胖墩”的原因,从改善孩子的膳食结构着手,控制孩子高热量、高脂肪食品和含糖饮料的摄入,防止热量的摄入超过日常所需;同时,要鼓励孩子多运动,减少其看电视、玩电脑、刷手机的时长,并定期让孩子参加体检,及早发现超重肥胖问题,以便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袁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