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快递企业就该为用户“扫雷”

2025年03月21日16:13

来源:大河网

3月19日,国家邮政局网站发布消息,韵达快递部分加盟企业对协议客户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导致涉诈骗宣传品进入寄递渠道,造成受害人重大财产损失。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对其加盟商管理缺位,负有未按规定实行安全保障统一管理责任,国家邮政局依法对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大家在收件时都有这样的经历:快递单的醒目往往都印有“扫码领红包”“扫码返现”之类的信息。如果你以为快递单上的那个二维码真能扫出红包和惊喜,那就太天真了。其实,你扫不出惊喜,只能扫出惊吓,因为那个二维码,就是不法分子甩出的诈骗“鱼钩”。

快递单上的二维码或者是诈骗信息,或者是木马病毒,或者是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知道其中猫腻的用户,都选择视而不见。但是,在海量的快递收件中,也会有一些用户心存侥幸,以身试骗,想扫码“薅点羊毛”,结果反被骗子割了韭菜。骗局得逞,受害者维权无门,想追究骗子责任,讨回受骗的钱财,几乎没有可能。

从用户的角度看 我们应该记住一个道理:天上不会掉馅饼,陌生二维码的背后可能是陷阱!所以,大家不要盲信盲从。不过,治理快件扫码骗局,不能仅仅呼吁用户冷静理智,还需要政府部门积极介入,采取多维度、长效化的治理策略。更关键的是,治理快递“扫码领红包”乱象,也需调查“领土失守”的相关企业,并进行追责,进而督促他们守土有责。

诚然,快递扫码红包的诈骗并非仅涉及一家公司,而且快递从包装到运输的环节涉及人员众多,各环节均有可能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平台电商、快递企业、打印快递单的软件方,到底谁是躲在骗局背后的黑手?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依据合约精神,快递企业向用户提供送达服务,就应保证用户接收信息的安全。从这个角度看,快递企业有责任为用户“排雷”,让用户免受虚假信息的诱惑。

每一起成功骗局,快递用户都是骗局的受害者。现在,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因未尽到保护的责任,被国家邮政局立案调查,传递出国家将夯实企业责任,保障用户安全的信号。也意味着,在国家层面的严查之下,快递“中奖”诈骗乱象或将被治理。

快件单上印刷中奖、领红包之类的虚假信息,这绝非韵达一家之“特色”,而是所有快递企业普遍存在的乱象。韵达上海分公司被立案调查,其他快递企业也需要自我反省,自查自纠。安全是快递企业发展的底线,没有用户安全作为兜底保障,快递企业就难有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中国邮政总局调查韵达分公司,也向所有快递企业发出警示信号。(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黄齐超)

责编:孙华峰   编辑:任昱炎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