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摄像头安装,千万别“越界”!

2025年04月02日09:53

来源:大河网

在智能安防设备日益普及的当下,不少家庭为提升安全感,选择在家门口安装摄像头或智能可视门锁。但这类设备若安装不当,极易引发问题。此前,多起因摄像头安装位置不当导致的邻里纠纷见诸报端。安装者往往觉得在自家门口安装摄像头并无不妥,可邻居却感觉“被监视”,生活隐私受到侵犯。比如,有的摄像头直接对着邻居家门,邻居的出入时间、访客情况等都被清晰记录,这显然越过了合理边界。

AI图片

家门口虽属私人空间,但楼道等区域具有一定公共属性。摄像头一旦“越界”,就可能成为侵犯他人权益的工具。从法律层面看,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早已对公民隐私权保护作出规定。此次《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的出台,更是给家门口摄像头安装划定了清晰红线。    家门口摄像头安装别“越界”!那么,如何安装家门口的摄像头,才能做到既保障自家安全,又不侵犯他人权益?一是安装前应提前与邻居、物业及相关管理部门沟通协商,征得同意。这不仅是对他人权益的尊重,也能避免后续纠纷。二是安装时精心选择安装位置、调整好角度至关重要。确保监控范围仅涵盖自家门口必要区域,像邻居住宅内部、窗户阳台、公共楼道、小区道路等区域,应避免被拍摄到。尽量关闭录音功能和夜间红外功能,防止因“非法窃听”“侵犯隐私权”等问题引发争议。三是安装后定期检查摄像头拍摄范围与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同时,对拍摄存储的视频图像信息严格保密,防止泄露。

再从更广泛视角来看,公共场所摄像头的规范安装同样重要。现实中,公共场所重复建设、非法乱建摄像头,以及视频图像信息随意收集、泄露等问题时有发生,给公共安全、个人隐私带来隐患。新规明确禁止在旅馆客房、公共浴室等特定场所安装图像采集设备,为公共摄像头安装立规矩、明责任。

家门口安装摄像头,本是为了居家安全。但只有守好个人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法律边界,让摄像头回归理性,才能让这类设备真正发挥守护家门的作用,而不是沦为邻里矛盾的导火索。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共场所,摄像头的安装都应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如此,公共安全与隐私保护才能实现双赢。(曹灿辉)

编辑:王双飞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