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促消费,严防消费券“跑冒滴漏”

2024年12月23日17:03

来源:大河网

据报道,今年以来,上海市发放了多轮餐饮消费券,发放对象是所有位置信息在上海市的消费者。因为抵用比例较大,很受市民的欢迎,每次发放都很快被抢光。但是也有市民反映,这消费券太难抢了:手快手慢都抢不到。如此热门的消费券,却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库存充足,加价可得。

原来,经上海警方查明,一是黄牛胡某等人招募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合作对象,将手机IP地址更改为上海后,开始领券,然后把这些消费券再卖给餐饮店老板郭某。而郭某则虚构交易,使用这些消费券骗取补贴。二是犯罪嫌疑人张某杰等4人,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各类抢券任务,组织大量人员通过软件改变手机定位实施抢券,骗取消费补贴。两案共有18人被抓获,“消费券骗补链条”被揭开。

事实上,近几年来,一些地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费券“围猎”现象。除了“黄牛”招募人员利用专业软件抢券倒卖、一些经营者虚构交易骗补,还有商家对商品突击涨价。明显违背消费券发放本意,严重损害市民切身利益,干扰市场正常秩序,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损害政府公信力。特别是,这也涉嫌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倒卖有价票证属于违法行为。出现这种现象,反映相关监管存在漏洞,在消费券发放、使用环节,缺乏有效监控机制,使“黄牛”有机可乘。同时,二手交易平台对这类违规交易行为监管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黄牛”的猖獗行为。

决不容消费券沦为“黄牛”猎物。为此,还需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政府部门在发放消费券时,应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对领取人资格的审核与甄别,如通过实名认证、绑定手机号与身份证号、人脸识别等方式,限制一人多领、恶意抢券等行为,从源头上遏制“黄牛”囤券空间。同时,也要加强对二手交易平台的监管,建立常态化监测机制,要求平台严格审核商品信息,一旦发现消费券倒卖信息,立即下架并对相关账号进行封禁处理,对平台方失职行为予以严厉处罚,压实平台监管责任。另外,还要加大对倒卖消费券行为打击力度,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黄牛”群体进行精准打击,对商家突击涨价开展有效规制,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大法律威慑。

发放消费券是惠民利民的好政策,在当前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大背景下,严防消费券“跑冒滴漏”,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只有各方共同努力,筑牢监管防线,才能确保消费券真正惠及民生,让政策红利在城市烟火气中充分释放,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助力市场在健康有序环境中蓬勃发展。(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曹灿辉)

责编:孙华峰   编辑:韩淼宇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